系统极客一直在努力
专注操作系统及软件使用技能

从 Windows 1.0 到 Windows 11:6 个从未改变的经典基因

Windows

细细数来,Windows 操作系统从诞生至今,已经经历了大约 15 次主要版本迭代。在微软这个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「命名鬼才」主导下,我们现在用到的最新版本正是 Windows 11。

从最初的「图形操作系统」走到今天,Windows 已然脱胎换骨,进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但神奇的是,时至今日,Windows 11 中的许多核心体验,其实在最早期的 Windows 版本里,就已经奠定了基础。

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,从 Windows 1.0 到 Windows 11,6 个从未改变过的经典基因。

01. Windows 的灵魂:窗口

Windows 1.0 窗口
Windows 1.0 窗口

Windows,顾名思义,就是「窗口」🪟的世界。这听起来有些陈词滥调,但老铁,没毛病:Windows = 窗口操作系统。

  • 在 Windows 1.0 时代,不同应用可以在各自独立的窗口里运行,实现同屏展示。不过,那会儿的窗口还不能相互重叠,只能像瓷砖一样平铺在桌面上 🌚😂。
  • 直到 Windows 2.0,屏幕变大了,图形技术也更加强悍,窗口重叠才得以实现。

有趣的是,尽管从一开始就有窗口平铺功能,但直到「高分屏」显示器的普及,以及「窗口贴靠」和「贴靠布局」模板等高阶玩法出现之后,它才真正变得实用起来。

02. 鼠标:当仁不让的主角

Windows 1.0 鼠标操作
Windows 1.0 鼠标操作

Windows 1.0 是最早「假设用户有鼠标」的操作系统之一。虽然那时的许多 MS-DOS 程序也支持鼠标,但对于 Windows 而言,没有鼠标,其设计精髓和核心体验就无从谈起。

  • 当然,如果你手头只有键盘,还是可以操作 Windows 1.0 及后续版本。但只用键盘操作 Windows,真的会让人抓狂 😫。
  • 直到今天,使用 Windows 最正确的「打开方式」依然是以鼠标(光标)为主,再搭配几个用得顺手的 ⌨️ 键盘快捷键

说白了,Windows 和它的同代对手们,几乎联手宣告了「鼠标时代」的到来。并且,在可预见的将来,鼠标仍会是大家桌面上的亲密老友。

03. 菜单栏和下拉菜单:统一的交互语言

Windows 1.0 下拉菜单
Windows 1.0 下拉菜单

Windows 1.0 这种早期图形操作系统,为所有开发者提供了「统一规范」的软件交互模式。

  • 在 DOS 时代,每个开发者对「如何设计菜单」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设计理念。
  • 而到了 Windows,无论你用谁家的文字处理程序,「菜单栏」和「下拉菜单」的操作逻辑都全系统默认、体验统一。

后来我们见证了 Ribbon 工具栏、侧边栏、汉堡菜单等一大波 UI 新风潮,但大家习惯的应用「顶层菜单」基本结构,其实这几十年来都没怎么变过。

04. 最小化、最大化与关闭:窗口管理的三剑客

Windows 1.0 最小化、最大化和关闭
Windows 1.0 最小化、最大化和关闭

你可能想不到,早在 Windows 1.0 里,最小化、最大化和关闭窗口的这三大功能就已经登场。虽然那时的按钮现在看来属实「越看越 Low」,但自从 Windows 2.0 起,它们就慢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右上角「三剑客」。

  • 虽然后来微软给这些按钮加了更多花样,让它们略显「臃肿」,但窗口管理的核心逻辑始终没变。
  • 我相信,即便让你现在回去体验 Windows 1.0,也能分分钟轻松上手。毕竟,早期图形操作系统的卖点就是「让普通人不用啃命令行,也能玩转电脑」。

有了这 3 个按钮,你就能高效地切换窗口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如今大家反倒越来越喜欢使用键盘,比如Alt + Tab快速切换应用,或者Windows + Tab查看/切换虚拟桌面

05. 多任务处理:效率革命的开端

Windows 1.0 多任务处理
Windows 1.0 多任务处理

在 MS-DOS 系统下,你必须关闭一个程序才能运行另一个。而 Windows 1.0 最大的创新和效率神器之一,就是让你能「同时打开多个应用」。

  • 当然,鉴于当时的计算机只有一个 CPU 核心,所谓的「多任务」其实是一种错觉——CPU 在不同任务间飞速切换,看起来就像全都在同时工作。
  • 重点是,你终于可以在程序之间快速切换、迁移数据,并将它们全部都保持在打开状态——前提是内存得足够大,或者不介意等数据从硬盘上慢吞吞地交换。

时至今日,Windows 11 已经成了一个多任务处理的「巨兽」,在后台运行着成百上千个进程。仰仗超线程技术和强大的多核 CPU,多任务处理早已不再是什么障眼法了。比如,我专门用来博客文章截图的(古早) Windows 笔记本, i7-8750H CPU 都有 6 核 12 线程。

严格来说,Windows 11 本质上还是一个分时操作系统,允许多个用户或多个进程「共享」CPU 时间片。通过极快地在多个任务(进程或线程)之间切换,所以每个程序都以为自己独占了 CPU。

06. 记事本、画图和计算器:永恒的三件套

Windows 1.0 画图和记事本应用
Windows 1.0 画图和记事本应用

在 MS-DOS 时代,系统自带的只有最基本的工具,比如 CHKDSK 检查磁盘、FORMAT 格式化硬盘等等。而从 Windows 1.0 起,微软就附送了一批真正好用的「福利软件」,其中最著名的当属:记事本(Notepad)、画图(MS Paint)和计算器(Calculator)。

  • 从那以后,每一版 Windows 都标配了这三件套。尽管市面上的第三方替代品层出不穷,但它们依然被无数用户频繁使用,实用价值丝毫不减当年。
  • 就拿「计算器」应用来说,随着功能不断升级,如今 Windows 11 内置的已然是一款功能齐全的科学和图形计算器。

虽说 Windows 的诸多核心体验几十年来,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但未来会怎样,谁也说不准。显而易见的是,如今主流桌面操作系统在外观和操作方式上已日趋同质化,Windows 和 macOS 也都在相互「借鉴」。

今天的 Linux 各大发行版、ChromeOS,也都在桌面市场和 Windows 同台竞争。十年后,Windows 还存不存在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但我敢说,万一真有 Windows 12、13,乃至是 Windows 99 那一天,「画图」大概率还是会一直陪着大家!

赞(0)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