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极客一直在努力
专注操作系统及软件使用技能

RHEL 10.1 新特性解读:离线 AI 命令行助手落地,工具链全面升级

RHEL

RHEL 10.1 正式发布!备受期待的离线版 AI 命令行助手正式落地,带来了镜像模式更新、后量子加密等关键升级,在安全、运维效率与跨云一致性上,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RHEL 10.1 新特性解读

离线 AI 命令行助手落地

一款可以在本地离线运行的「命令行助手」已经正式进入开发者预览阶段:

  • 拥有 Red Hat Satellite 订阅的用户,将能使用一个基于数十年企业级 Linux 经验训练而成的 AI 指导工具。对于金融、政府、国防、工业控制等对安全性要求极为严苛的行业来说,这无疑是雪中送炭。
  • 其核心优势在于:能在完全断网、离线或物理隔离的环境中运行,彻底摆脱对外部网络的依赖。用户无需担心安全风险,也无需连接云服务,即可在 RHEL 安装、故障排查等任务中获得 AI 驱动的指导与建议。
  • 此外,RHEL 命令行助手的上下文处理上限也已从 2KB 提升至 32KB,显著增强了交互能力。现在,它能处理更大的日志文件、分析更长的数据流,并协助完成更复杂的运维任务。

AI 加速器触手可及

众所周知,AI 领域的硬件迭代速度之快,常常让数据科学家和安全团队疲于奔命。为图形处理单元(GPU)、张量处理单元(TPU)以及各类专用集成电路(ASIC)维护最新的驱动程序,向来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
如今,Red Hat 将这些经过供应商验证、兼容性良好、专为 RHEL 量身打造的驱动程序,整合进生态系统中,大幅减轻了运维负担。

  • Red Hat 重点优化了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关键交互环节,以更好地释放 AI 应用所需的原始计算能力。
  • 这些驱动程序将直接通过 RHEL 的扩展软件仓库(Extensions Repository)和补充软件仓库(Supplementary Repository)分发,均由硬件厂商验证,确保稳定与兼容。

首批支持的驱动主要来自三家顶级硬件制造商:

  • NVIDIA:OpenRM 内核模式驱动、CUDA 工具包
  • AMDamdgpu内核模式驱动和 ROCm
  • Intel神经处理单元(NPU)内核模式驱动

镜像模式更新:软重启与可复现构建

RHEL 10.1 为「镜像模式」引入了一项全新的systemd功能——软重启:

  • 允许管理员在不完全重启系统的情况下更改系统状态,显著缩短停机时间。借助软重启,管理员可以轻松更新或重置应用程序、库以及其他用户空间组件,而无需中断内核的持续运行。
  • 对于使用「镜像模式」的用户来说,将能够快速应用安全补丁、部署软件更新或重置系统状态,同时将服务中断时间降到最低。

此外,RHEL 10.1 和 RHEL 9.7 均已在镜像模式下实现了容器工具的可复现构建(reproducible builds):

  • 在过去,即便使用完全相同的输入,构建出的容器镜像仍然可能存在细微差异——例如嵌入的时间戳不同。
  • 而如今,从相同内容创建的容器镜像将真正做到完全一致,从元数据到每一个字节都完全相同。这无疑是安全性、可靠性和效率的一次巨大提升。

工具集更新:全面提升开发生产力

RHEL 10.1 集成了多个主流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的最新版本,显著提升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和应用性能:

  • Go 1.24:新增用于弱指针和加密算法的标准库包,支持泛型类型别名,并带来多项运行时性能优化,有效降低 CPU 开销。
  • LLVM 20:扩展了对新硬件的支持,改进了核心库,并对即时(just-in-time)链接基础设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,同时更新了 Clang 和 Flang 编译器工具链。
  • Rust 1.88:正式稳定支持 Rust 2024 版本,包含重大语言变更,并允许在安全的 Rust 代码中直接访问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特定 CPU 功能。
  • GCC 15:在 C++ 标准库中引入运行时断言以提升程序可靠性,该功能在未优化构建中现已默认启用。GCC Toolset 15 还包含 C++ 标准库模块的预览版。
  • .NET 10:运行时性能进一步提升,新增用于加密、全球化、数值处理、集合操作和 ZIP 文件处理的 API。.NET SDK 对容器的支持也得到了扩展,Web 应用程序现已支持 OpenAPI 3.1。
  • Valkey 8:引入智能多核利用率和异步 I/O 线程,为新分片和复制迁移状态提供自动故障转移,来增强集群扩展性;借助双通道关系数据库和副本积压流,实现更快的复制;并通过改进的单槽和单客户端指标,提供更精细的运行时可见性。
  • Node.js 24:将 URLPattern 提升为全局对象,增强 Web 平台兼容性;更新了 V8 JavaScript 引擎;并将权限模型从实验阶段正式升级为生产可用状态。

加固下一代安全基石

  • 后量子密码学(PQC)是 RHEL 10 在安全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。在 RHEL 10.1 中,Red Hat 进一步增强了对传输层安全性协议(TLS)的 PQC 支持,持续推进系统向后量子时代的演进。通过将 PQC 算法引入传输层,旨在加固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的安全性——这正是许多组织当前面临的安全短板。
  • 作为 RHEL 9 和 RHEL 10 云镜像的一部分,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现已在 AWS、Azure 和 Google Cloud 三大主流公有云平台上支持可信平台模块(TPM)。借助 TPM,加密密钥与认证数据可以在云端获得硬件级别的保护,为日益普及的混合 IT 环境(即便是纯软件部署)注入更强的安全保障。

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的此次升级,还为 RHEL 10.1 和 RHEL 9.7 的云镜像带来了虚拟化 TPM(vTPM)的支持。

通过简化的镜像创建,实现跨云一致性

对于在公有云中使用 RHEL 的用户来说,RHEL Image Builder 一直是构建自定义镜像的首选工具:

  • 在 RHEL 10.1 中,Red Hat 推出了 Image Builder 的命令行界面(CLI),大幅简化了 RHEL 镜像的创建流程。
  • 由于不再依赖持续运行的后台服务,用户现在可以更轻松地安装和配置构建环境,显著降低了将 RHEL 镜像构建集成到持续集成/持续交付(CI/CD)管道及自动化工作流中的复杂度。

最终,组织无论在本地、私有云还是公有云环境中,都能以一致的配置和标准化的流程进行部署,真正实现跨平台的运维统一。

目前,Image Builder CLI 还处于技术预览阶段。

赞(0)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