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极客一直在努力
专注操作系统及软件使用技能

Ubuntu 25.10 引入 x86-64-v3 优化包,为现代 CPU 注入新动力

Ubuntu

从 Ubuntu 25.10 开始,Canonical 已经为超 2000 软件包提供了x86-64-v3架构级别的「优化版本」。目前,这些优化包需要用户主动选择——即手动安装对应的变体版本。

Canonical 还计划在 Ubuntu 26.04 LTS 中,为所有软件包提供x86-64-v3版本,并承诺进行充分测试。

解读 x86-64-v3 是什么?

尽管如今的 Intel 和 AMD 处理器普遍都支持 64 位架构,但它们并非「生而平等」。区别不仅在于核心数量、晶体管尺寸、缓存速度这些表面参数,更关键的是它们所支持的——指令集

新一代 CPU 通常会集成更新的「指令集」,软件则可以专门针对这些指令集进行优化。根据指令集所支持的特性,业界又将 x86-64 架构划分为多个「微架构级别」:

  • 默认情况下,Ubuntu 使用最基础的x86-64-v1指令集,以确保最广泛的硬件兼容性。
  • 其他一些 Linux 发行版则以v2v3作为基线。这意味着,不支持对应指令集的 CPU,将无法运行这些系统。
  • 而更高级别的v4则具备向后兼容性:所有为v1构建的软件都能在v4上运行,但反过来则不行。

Ubuntu 25.10 中的x86-64-v3优化包(有时也称amd64v3),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支持——SIMD AVX/AVX2(高级矢量扩展),该技术允许处理器一次性处理 256 位宽的数据片段。在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中(例如加密/解密、科学模拟等),有望带来更出色的性能表现。

x86-64-v3 的性能提升

虽然 2015 年之后发布的大多数 CPU 都已经支持x86-64-v3,但使用「优化包」的实际收益,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具体的工作负载。

  • 对普通 Ubuntu 桌面用户而言,切换到v3版本的软件包后,可能不会有「肉眼可见」的速度提升。
  • 早在 2013 年,Ubuntu 就曾发布过一个针对v3优化的实验性 Ubuntu Server 版本。当时的测试显示,性能增益几乎微不足道。

Canonical 表示,对于大多数v3软件包,性能提升大约在 1% 左右。但对于依赖大量「数值计算」的软件,得益于 AVX/AVX2 能同时处理 256 位数据的能力,提升会明显更高。

  • 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(HPC)领域,工作负载通常是数据密集型的。即便是 1% 的微小加速,也可能转化为可观的成本效益。对这些场景来说,使用x86-64-v3软件包将带来更大价值。
  • 但对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,即便在某些特定任务中获得性能提升,也不代表所有操作都会变快——更别说那 1% 的提升在日常使用中被明确感知了。简单来说就是:区区 1% 的提升,聊胜于无。

姗姗来迟的 x86-64-v3 支持

在拥抱x86-64-v3这件事上,Ubuntu 并没有走在技术前沿,甚至可以说是「有意晚到」。

  • 早些时候发布的 RHEL 10 已经将x86-64-v3作为基线,而 RHEL 9 的基线是v2
  • openSUSE Leap 16 则以x86-64-v2为基线,在软件仓库中也提供了部分v3构建。正因如此,它已经无法在 2008 年前的大多数处理器上运行。

如果 Ubuntu 未来真的将v3作为系统基线,那么大量老旧设备将无法运行新版 Ubuntu——这就跟当前大多数 RISC-V 设备无法运行 Ubuntu 25.10 的情况如出一辙。

赞(0)
分享到

评论 抢沙发